何一唯跪地道:“太后娘娘, 下官这些时日都在观星台闭门不出, 所出之言皆只是下官推测的结果。下官职责所在, 事关皇嗣, 必须以事实直言禀告陛下和太后娘娘, 但至于事情究竟该如何定夺, 就非下官可妄言, 还请太后娘娘和陛下恕罪。”
众人面色各异,大殿中一片静寂。
还是庆安帝率先打破了平静,用他那公鸭般的嗓子刺耳道:“监正既是以事实直言禀告, 又是何罪之有,你且起来吧。”
他说完又转头看向明太后,道, “母后, 事关皇嗣,依朕看, 不若就让皇后去寺庙中祈福吧, 梁妃腹中的皇儿好歹也要唤她一声母后, 于情于理她都不能置皇儿于不顾。”
明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 目光冰冷, 饶是庆安帝和明太后拧惯了,也被她看得有些害怕, 目光下意识就躲了躲,可是刚躲开他又觉得自己没错, 复又理直气壮的对上了明太后的目光。
他觉得, 明琇那样虚伪薄情的毒妇,让她去寺庙念念经,也能去去她身上的秽气 - 这便是庆安帝了,明琇不站在他这边,他厌恶,顺着他帮他行那些龌龊事,他更厌恶她,说她虚伪薄情。
明太后再不喜欢明琇,可那到底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亲侄女,而且明琇这个皇后后面代表的就是明家,儿子这样的态度还是让她心底生出了一股寒意和悲凉。
这样的儿子,还怎么能让明家,让自己的父兄为他付尽心力,拼尽性命地辅佐他?
她看得无力,转开了目光,又看向了一脸惶恐和不知所措的温雅,道:“梁妃,此事你怎么看?”
温雅摇摇欲坠,她怎么看,她怎么看?
她抚着肚子起身跪下,未语泪先流,哽咽道:“母后,母后,儿臣......”
明太后看她神色不似作伪,叹了口气,道:“柔儿,你身子重,快先起来吧,钦天监的推盘也未必全准,你且先不要担心,好端端地吓坏了身子。”
“再说,此事就算是真,也未必就没有别的法子可解,你且先别着急,只管宽了心养胎即可,哀家,定会好好查问清楚的。梁妃,你记住,你腹中的孩子,他也是陛下唯一的血脉,哀家唯一的孙子,哀家看重他的程度不会比你低,所以你相信哀家,定会保得他的周全。”
又对一旁坐着面色沉重,一直未有出声的升平大长公主道,“升平,柔儿的这胎才三个月,尚未安稳,你回头且帮哀家好好劝一劝她,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呢,千万别先把自己给吓着了。”
升平大长公主此时心中也是惊疑不定,情况未明之际更不敢善作表态,所以明太后这般说,她便也先应下了。
***
这日下去后,明太后和升平大长公主都去查了钦天监和何一唯,但她们查来查去,也查不到任何异样。这近一个月以来何一唯都在观星台闭关演算,几乎未曾踏出过半步,明太后未曾召见过他,他也未曾见过什么外人。
而且何一唯清心寡欲,亦无家室,一心只沉迷于星象命理之术,一向远离朝堂之争,并不是会被轻易收买之人。
可这样的结果却并没能令明太后和升平大长公主脸上的阴影退下去半分,那心反是沉得越发厉害了起来。
什么‘命格太过贵重,本应出自凤体,有太阴星看护,才能承得住他的命格,免其夭折’,说的难听点就是个不应该出生的,占了不属于他的位置。
从升平大长公主的角度,这不是明太后的阴谋,才更令她难堪和恼怒,也后患无穷。
还有,让明琇去寺庙中为这未出世的孩子祈福三年,这事说出去简直是荒谬又狂妄 - 温雅入宫后就受皇帝专宠,现在竟然借着皇嗣逼皇后出家祈福,也太过骄横跋扈,简直是奸妃的典型,升平大长公主如何肯让女儿担这个名声?
可若是只有此法可免孩子夭亡,哪怕未必是真,她也不敢赌。
所以明琇必须去寺庙,且还要寻个正当的理由掩人耳目。
***
皇宫,长华宫。
明太后进入殿中,宫人出来迎接,掌事女官秋芙禀告道:“太后娘娘,这几日皇后娘娘一直都在后殿的小佛堂诵经,还请太后娘娘容奴婢进去通报,请皇后娘娘过来迎接太后。”
“不必了,你且领哀家去佛堂吧。”明太后道。
“是,奴婢遵旨。”秋芙垂首应下。
小佛堂设在后殿偏角,一路走过去,约莫是快将入冬的缘故,渐见萧瑟。
小宫女掌开门帘,明太后入到小佛堂之时,原以为会见到一个跪在佛前,哭哭啼啼伪装了各种情绪的明琇,可是她踏进房门,见到的却是空荡荡的佛像,转过头寻去,才看到案几旁正端坐着慢慢抄写着经文的明琇。
明太后入了房门片刻,明琇写完正在誊写的那字,这才抬起头来,看到明太后,就是一怔。
她反应过来后便立时放下毛笔,起身行了出来,然后伏地拜道:“母后,儿臣不知母后驾到,未能出去迎接,还请母后恕罪。”
“起来吧,是哀家不让她们通报的。”明太后道,声音是许久不见的柔和。
自上次明琇在慈寿宫暗害明珞一事之后,这几个月以来明太后都对明琇冷淡了下来,就是请安,也让她从每日的请安改成了十天一请,上一次请安的日子明琇又称病,说起来明太后已经有大半个月未曾见过明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