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星号空间望远镜陆铭是知道的。
对于当今时代的人类文明来说,每一台空间望远镜都是国之重器,都是极为重要的科研设备。人类文明此刻总计也不过才有七台空间望远镜而已。
有数千数万个科研团队在依靠这七台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己方的科研项目,并极大程度上推进了整个文明对于宇宙的认知。
型号最老,技术最落后的一台空间望远镜,其观测项目都排到了一年多以后。
与同类相比较起来,寻星号空间望远镜就显得较为普通了。它的口径不算大,精度不算高,技术不够先进,远远不能与最新发射的水星号相比。
此刻,听到吕卿良说是寻星号空间望远镜的发现,陆铭有些好奇。他看向那张新闻截图,便看到上面写着:“潞南大学孙玉团队近期发现了一颗奇怪的高亮度星体。该星体距离地球约1000到1500亿公里。它具备极高的亮度,绝对星等堪比木星,也即,如果它具备与木星同样的反照率的话,它的体积相当于木星大小……”
陆铭摇了摇头:“无良媒体搞出来的标题党吧?”
这种事情在科学界屡见不鲜。一些无良媒体秉承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原则,为吸引眼球,肆意夸大歪曲科研工作者的话语。一个拍摄到了疑似黑洞的新闻,在公布之前都能被他们歪曲成“科学家接到了宇宙深空的外星人信号”,诸如此类。
这一条新闻看起来就像是标题党。
体积堪比木星?就算它反照率再高一点,体积比木星小十倍,密度也比木星低十倍,其质量也仍旧要远远超出地球,那岂不是可以算作实打实的大行星了。难道在冥王星被踢出大行星行列,九大行星变成八大行星之后,现在又要变成九个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一些。
吕卿良低声道:“在看到这个新闻后,我联系了孙玉团队。由他们证实,这条新闻虽然算是有点夸大,但并不离谱。”
陆铭微微怔了一下,神色严肃了起来。
“这颗星体的元素构成、类型、来源等,都还没有确定。此刻可以充当研究依据的,仅仅只有少数数据而已。嗯,孙玉团队的科研项目是研究超新星爆发的早期演化,他们申请到了寻星号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原本是打算观测天狼星方向的一颗红巨星的,无意之间发现了这颗奇怪星体。
目前他们能确定的是,该星体体积并不大,甚至远远小于冥王星,但它很亮很亮。他们的原话是,哪怕在那个距离摆一面与其截面面积相等的镜子来反射太阳的光线,从我们这里观测,都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亮度。由此可以断定,它的光芒应当是自己发出的,并不是反射的太阳光。
目前数据太少,他们无法做进一步的判断。他们已经将这个发现上报,且正在申请新的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时间,以图对该星体做更进一步的观测,收集更多的数据。”
竟然不是标题党?或者说……至少不是完全的标题党?
真的存在这样一颗星体?且是从天狼星方向——csk-9602星系也位于天狼星方向——发现的?
吕卿良继续道:“这颗星体太过奇怪,且是从csk-9602星系方向发现的,我不知道和我们的桉子有没有关联。”
张定山与何薇两人有些疑惑。陆铭想了想,道:“把更详细的数据给我。”
“这是我从孙玉团队拿到的数据。”
陆铭接收了,仔细看了起来。
他原本便是天文系的,此刻看懂这些数据与分析并不费劲。仔细看完之后,陆铭更加疑惑了。
何薇忍不住道:“外星飞船?”
很小,但很亮,猜测是外星飞船很有道理。毕竟,通常理解下只有人造物体才能以这么小的体积释放出这么亮的光芒。
陆铭却摇了摇头:“不是人造物体。光谱分析显示,其电磁辐射能量覆盖了全波段,且分布比较均匀。这是天然星体的特征。如果是人造光源的话,其能量应该比较集中才对。”
就像人类照明用的电灯,其放出的光便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在其余的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光、加马射线等波段都很微弱。
“那……白矮星?中子星?”
一颗典型的中子星,其半径仅有十几公里的样子,但质量却可以堪比一颗太阳。它们可以以极小的体积,向外界辐射出惊人的能量。
这些能量以高能电磁波为主,也即加马射线、x射线等。但其余波段的电磁波也有,同样涵盖全波段。
陆铭则再次摇头:“不会是致密星体。致密星体质量太大,就算距离比现在再远出十倍,都足以影响整个太阳系的格局。这个未知存在的质量一定不会太大。”
“或者……白矮星,中子星的某些碎片?”
“不会。或者说,天然情况下不会。白矮星或者中子星维持自身极高密度的状态的根源,在于自身庞大质量所带来的引力。它们不存在碎片一说。一旦脱离整体,失去了庞大引力的束缚,碎片会立刻暴涨,在剧烈的爆炸之中化作宇宙尘埃。”
“那会是什么天然星体?远比冥王星小,质量不会太大,但亮度堪比木星?”
何薇有些无法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