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了?”
朱高煦面无表情的问道:“这事,你听谁说的?”
历史上的高阳侯之子广西都指挥使韩观在永乐年间去世,由于没有子嗣,导致韩家的宅子在宣德年间被其他大臣惦记。
虽然历史早已被改变,韩观比历史上多活了不少年,可他的宅子还是被人给惦记上了。
可怜韩观为了平定临桂县周边的土族、白莲教、贼寇叛乱,猝死在了急行军的途中,当朝太子却在这里惦记着人家的宅子!
想到这里,朱高煦就一肚子邪火,不过他仍保持着足够的理智,没有冲着朱瞻域发脾气。
毕竟,朱瞻域也不知道韩观已经暴卒于行军途中,若朱高煦不管不顾,随意对其发火,必定会令满朝文武误以为他父子二人关系紧张。
“儿臣不确定,只是听恭顺伯嫡女吴芝兰说的。”
朱瞻域不敢欺瞒,略作思考之后,坦白直言道。
朱高煦依旧冷着脸道:“朕告诉你,那处宅子里如今还住着两位妇人,乃是高阳侯的儿媳与孙媳。”
他早在广西临桂人孟孝文敲响登闻鼓之后,便派出了好几批锦衣卫。
这些锦衣卫,有的专门负责核实临桂县周边山贼、乱民、白莲教之事。
有的负责调查靖江王选妾及孟仲乙侵吞参选费之事,还有的负责走访调查广西三司高官的底细。
韩观乃是广西都指挥使,又是高阳侯韩成之子,自然在锦衣卫的调查范围之内。
高阳侯韩成的儿媳妇,也就是韩观的妻子文氏,两年前韩观之子韩华病逝后,她与儿媳李氏就从北京搬回了南京。
她搬回去的理由是不习惯寒冷干燥的北京,更喜欢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的南京。
韩观多年军旅,与文氏聚少离多,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是韩华,女儿早已嫁人。
而韩华与妻李氏多年无子,膝下只有两女,且两女皆已先后出嫁。
因此,韩华病逝后,文氏与儿媳李氏相依为伴,两人难免会思念居住了几十年的南京老家,这才不动声色的悄悄搬回南京,住进了老宅子。
“高阳侯韩成对大明有恩,他的儿媳、孙媳尚在世,儿臣考虑不周,竟然请求父皇把他的宅邸赏赐给别人,险些陷父皇于不义,儿臣有罪,愿受处罚!”
朱瞻域知道朱高煦不可能拿这种事说谎骗他,当即撩起袍子,屈膝跪地,连连谢罪。
“朕罚你去奉先殿跪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你回去立即派人去寻高阳侯长子韩虎及其后人的下落,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
朱高煦俯视着跪在地上的朱瞻域,先是对其进行了处罚,接着又吩咐了一件差事。
他顿了顿,为了让朱瞻域在派人办事的时候上心,之后把韩观暴卒之事告诉了对方。
“暴卒?”
朱瞻域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内心一下子就对吴芝兰以及恭顺伯吴克忠生出了无尽的厌恶,也为他刚才的鲁莽行为感到万分的懊悔。
“韩观是高阳侯的遗腹子,从小在军旅中生活,长大后性格强悍,以舍人之职宿卫禁宫,忠诚谨慎,深为太祖所知,于洪武十年授任为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朱高煦缓缓言道:“他赴任后,令下如山,该杀该罚的毫不宽容,因此部下无人敢违犯,加上作战勇猛,又有谋略,堪称一代将才。”
“由于韩观的令行禁止,于是其部下官兵争相拼死杀敌,朝廷逐步扭转了在广西的不利局面,广西也逐渐安稳下来。”
洪武十九年,韩观奉命讨平柳州、融县诸蛮,升任广西都指挥使。
洪武二十二年,韩观平定富川蛮变,奏请朝廷设灵亭千户所。
洪武二十五年,韩观平定宾州上林蛮叛乱。
洪武二十七年,韩观会同湖广官兵讨全州、灌阳诸瑶,斩千四百余人。
次年捕擒宜山诸县蛮,斩其伪王及万户以下二千八百余人,又以征南左副将军从都督文讨龙州土官赵宗寿,宗寿伏罪。
之后韩观移兵征南丹、奉议及都康、向武、富劳、上林、思恩、都亮诸蛮,先后斩获万余级。
可以说,韩观征蛮人,脚下是累累白骨。
史书记载:“观生长兵间,有勇略。性鸷悍,诛罚无所假。下令如山,人莫敢犯。初,群蛮所在蜂起,剽郡县,杀守吏,势甚炽。将士畏观法,争死斗。观得贼必处以极刑。间纵一二,使归告诸蛮,诸蛮胆落。由是境内得安。”
据说,韩观在平定广西诸蛮叛乱时心狠手辣,特意用蛮人首领的人皮做了一个人皮坐褥。
此皮褥耳目口鼻俱全,铺在座椅上脸正好在椅背上,头发披散在椅后,类似于虎皮座椅,韩观升堂就坐此皮褥,胆小之人,怕是连看都不敢看。
永乐年间,朱棣深知韩观嗜杀,赐玺书戒之曰:“蛮民易叛难服,杀愈多愈不治。卿往镇,务绥怀之,毋专杀戮。”
永乐四年,思恩、庆远、柳州、浔州群蛮复叛,韩观再次率军平叛。
韩观与指挥葛森等人击杀理定等县山贼一千一百八十多人,擒获其首领五十多人,将他们斩首示众。
思恩、庆远、柳州、浔州反叛诸蛮一看形势不对,赶紧投降,归还所掠去的人畜器械,广西再次安定下来。
数年后,朱棣征集大军亲征大漠,召韩观带兵前往,于是柳州、浔州诸蛮乘机再次反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