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道观位于清河县城西北十几里的白云镇,道观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一直都不怎么兴旺。
这一代整个道观更是就只有两个人,老观主余清风,和他的徒弟李长安。
道观没什么香火,师徒二人平日里靠给人做法事、治病等挣点银两,日子过得很清贫。
这一点,和清河县内的寺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几个寺庙修的一个比一个富丽堂皇,香火也都非常旺盛,和尚们的吃穿用度也都远非白云观可比。
不过有一点白云观要远远强于那几个寺庙--和附近百姓的融洽程度。
余清风和李长安两个道长都很平易近人,平日里对附近居民多有帮助,和他们相处很是融洽!周围的百姓都非常尊敬和喜爱他们。
不像寺庙的和尚,除了捐钱的时候出来说一句“施主慈悲为怀,必受佛祖保佑”,平日里基本上不合百姓交流。
来到白云镇,宋云并没有立刻前方白云观,而是跟人打听了一下师徒二人的喜好。
“你问老观主喜欢什么?那你可问对人了!”
一个烧饼铺前,小商贩听到宋云打听余清风,顿时来了兴致,口若悬河的说了起来。
“我那小儿子曾得过一种怪病,大夫都说治不过来了,是老观主跑前跑后忙活了大半个月,才把我儿子救回来!为了感谢他,我认真调查了他的喜好,我敢说,再这条街,没有比我更了解老道长的!”
“老道长有三大喜好。
其一,是美酒,年份越久,味道越醇越好。
其二,是美食,以肉类为佳,尤其是赵记的卤猪头肉,那是老道长的心头好。
其三,是药材,道长慈悲为怀,悬壶济世,经常免费给穷苦人家看病,他又没什么钱,所以很缺药材!”
“行,我知道了!谢谢哈!”宋云呵呵一笑,打趣道:“你这烧饼这么香,跟猪头肉应该很配,老观主应该会喜欢吧?给我来十个!”
说着,递过去一颗碎银子,大概有一两:“不用找了!”
对于这种古道热肠、质朴厚道、富有人情味儿的小商贩,宋云一向看着很顺眼,不介意让他小发一笔横财,让他开心开心,就当是做善事了。
毕竟,一两银子对他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对眼前的小贩来说,可能是他卖半个月烧饼的收入。
“您要去白云观?这烧饼是买给老观主的?那不收钱了!”小商贩把银两推了回去:“老观主可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只要我还卖烧饼,他老人家永远不用付钱!”
宋云轻笑,没说话,接过烧饼后,把银子往空中一丢,小贩下意识的去接,趁着功夫,宋云已经走远了。
而后,他买了几壶三十年的陈酿,买了几斤赵记猪头肉和一大包常用药材,去了白云观。
半个小时后,一座古旧的道观映入眼帘。
道观外墙可以清晰看见岁月斑驳的痕迹,半边墙上布满了爬山虎。
上方匾额金漆脱落,只剩下“白云观”三个空洞的字痕。
大门开着,无人值守。
“这道观,比我想象中更破啊!”
宋云感叹一声,提着东西拾级而上,走进道观。
宽敞的前院里青砖铺地,正中央是一口铜铸的大鼎,鼎内插着三根粗壮的千年香。
迈过前院有便是三清正殿。
殿内神台上供奉着三清金身,宋云随意朝神台点了点头,就算打过招呼,然后径直穿了过去。
他这人不信鬼神,若拜这玩意儿真有用,他也不会被吸了两次阳气了,他爹可是没少求神拜佛。
相较于鬼神,他更信手中宝刀!
后院就要小得多、也凌乱得多。
黄土地面、墙角一株枝叶繁茂的枣树、枣树下一口石盖封着的水井,水井旁摆着石桌石凳。
老观主余清风坐在石凳上,正坐在树下出神。
他五十许岁年纪,却丝毫不显老态,一身利落青衣,云鬓双垂,正襟危坐于树下,仙风道骨浑然天成。
恰好此时微风拂过,头顶叶落簌簌,满满的高人风范简直要溢出画面。
见有人来,余清风扭头看了宋云一眼。
“这位小居士,你有什么事儿?”
“听闻白云观内有位高人,特来一睹风采!”宋云不动声色的拍了个马屁,明知故问道:“敢问您可是余清风老道长?”
“道长便道长,干嘛非得加个老字?”余清风玩笑道,正如传言中的那样,平易近人,非常好相处。
“我便是你要找的人,你有何事?”
宋云把好酒好肉都放在石桌上,笑呵呵道:“晚辈宋云,清河宋家人,夏氏镖局的夏猛是我老丈人,前段时间他从您这里求了副方子,治好了我多年体虚多病的问题,今日特来道谢,请您喝酒吃肉!”
“我可以坐下一起吗?”
“呵呵,原来如此,快坐快坐!”余清风看到好酒好肉,脸上乐出了花,再看到宋云带来的药材后,更加开心了。
眼前这小居士上道,能处!
“好酒!”余清风不拘小节,对着酒壶喝了一口,看着宋云道:“你今天来这儿就只是道谢的?没有别的事儿?”
“道长真是慧眼如炬,什么都瞒不过您!我确实还有别的事儿!”宋云大大方方的承认,说明了来意:“上次您给的方子,如今对我已没什么效果,所以能否请您再给张药性更强的方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