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娴快步走进红梅姐的房里,看到小宁躺在床上,床边和地上是好几滩呕吐物,小玲像是吓坏了,呆呆的坐在旁边,红梅姐不停的摇晃已经昏昏沉沉的儿子。
屋里有股呕吐物的臭味,颂娴皱眉快步过来,看到床上的小宁四肢无力、瞳孔散大,她心中一惊,伸手去摸孩子的额头,发现小宁体温降低,呼出的气体带有变质核桃的臭味。
韦桀不在家,韦大哥刚才吃完晚饭就被邻居叫走了,此时家里只有韦老爷子和两个女人两个孩子。慌了神的红梅姐去找出手机,马上给自家老公打电话,扯着嗓子让他赶紧回来。
颂娴对孩子的情况不太了解,立马去推了韦老爷子过来。
韦老爷子正在看电视剧,一听小宁出问题了,电视也没关,就跟着颂娴过来了。
玲玲懂事,怕大家踩到地上的东西,拿了扫把过来正在打扫地上的呕吐物。
老爷子让她先等等,他仔细查看了孩子吐出的东西,发现除了晚饭的内容,还有些白色的糊糊,跟米饭还不一样,散发着一股特殊的臭味。
“小宁应该是木薯中毒了。”
老爷子边说边给孩子把脉,脉搏跳得很快,心跳也快,他撑开孩子的眼皮,发现孩子瞳孔散大,呼吸也逐渐加重。
颂娴一惊,她知道木薯块根含大量淀粉,可以食用。但因木薯中含有木薯配糖体,遇水在其特殊酶的作用下,水解出氢氰酸,所以生食或处理不当,吃后即可发生木薯中毒,而且小儿比成人更易中毒。
只是她心里疑惑,韦医生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毕竟大家都吃了木薯,小玲也吃了不少,为什么小玲没中毒?
但现在时间紧迫,这个疑问只能等到解毒了再问老爷子了。
焦急的红梅姐看儿子刚才又吐又不清醒,本就慌了神,听到老爷子说儿子是中毒了,更是惊得有了哭腔:“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爸你赶紧给他治治啊。”
韦民还没回来,自己的儿媳又慌了手脚,韦老爷子只能跟颂娴说:“林丫头你去取半斤鲜雷公根和半斤藠头根,捣烂取汁,给小宁喝下去。”
“好。”颂娴转身就去了院子。
颂娴看过红梅姐之前是怎么捣汁的,去柜子里取了舂具,又到放各种鲜草药的篮子里,按老爷子的要求拿出了相应的东西。
她抓了一把长五六厘米,每个根茎上有一两厘米大小的圆形或是马蹄形的植物放进擂钵中,这就是雷公根。
雷公根是当地人的叫法,这个草药原名积雪草,韦老爷子说这种细细圆圆的草药味苦、辛,性寒。归肝、脾、肾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能治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石淋血淋,痈肿疮毒和跌扑损伤。
经常摘草药回家的小宁还告诉过她,雷公根经常长在草坡、树根下,一丛丛地长,拔起来就一串。
看雷公根抓得差不多了,她又去找藠头。
藠头也是这边常叫的名字,学名叫薤白。
这位草药长得跟葱很像,但底部靠近根的地方的白色的头又比葱大得多。这个植物与蒜葱等同属辛香类蔬菜。
雷公根和藠头在台湾省应该也是有的,但颂娴从未留意过,更别说吃过。
来到这里之后,她发现红梅姐经常用这个雷公根来清洗之后,放在擂钵中捣软烂,再把捣烂的雷公根和糖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放凉之后,就成了一锅夏季去火的天然饮品,每个人回家都会喝上一碗,哪天太热,红梅姐还用来煮汤,味道淡淡的,喝下去的确神清气爽。
至于藠头,这边除了用来炒菜吃,红梅姐还用底部的藠白用来腌制酸野,甜辣味的,口感脆嫩,营养丰富,防暑开胃。
之前她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蔬菜,但老爷子告诉她,这鲜薤菜还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功效。
等她把这些汁液捣碎,弄出了大半碗的浓汁,加了水煮沸,送进屋时,韦民也急急跑回来了。
看到自己出门时活蹦乱跳的儿子此时躺在床上呼吸困难,表情痛苦,他急得不行:“小宁你怎么了,爸,他怎么回事?”
韦医生让儿子把稍稍放温的药汁给小宁喂下去,韦民不再多话,把孩子扶起来,掰开他的嘴就灌进去。
刚灌了几口就灌不进了,红梅也过去帮忙,夫妻俩好不容易把大半碗药水给孩子灌进去,小宁颤抖了几下,半分钟之后,“哇”的一声,又吐出了一大滩。
颂娴看着小宁吐在地上的东西里饭菜已经少了,但有不少糊糊状的东西,被褐色的药水混合,也成了褐色的糊糊。
“林丫头,麻烦你再去盛半碗回来吧。”韦老爷子说。
颂娴又去弄了半碗,端来之前还用凉水在碗下让它快速变成了温的。
第二碗灌下去,孩子依旧还是吐了,但这次吐出的糊糊少了许多。
颂娴看明白了,但凡吃错东西中毒的病患,就算送去医院,也是催吐、洗胃、导泻这几种。
老爷子应该是用这种草药水来给小宁催吐,达到洗胃的目的。加上草药也有养护肠胃的功效,等小宁把胃里的东西吐完了,应该就能慢慢好起来了。
果不其然,等第三次的小半碗灌进去,小宁终于不吐了,也慢慢恢复了精神。
红梅姐搂着儿子终于放下心来,小声埋怨道:“你这孩子,怎么大家都吃木薯,偏偏就你中毒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