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笑得依然风轻云淡,对惊慌失措的刘麟,安慰道:
“刘家麒麟,莫怕。继续向朕讲出你想出的第二条计策来。”
刘麟战战兢兢地说道:“臣刘麟所想出的第二条计策,就是……就是真心诚意地招安反贼方腊、及其所部匪军,可免东南之地的一场生灵涂炭……”
“甚好!”赵吉赞道:“不愧是刘家麒麟,所想出的这第二条计策,甚至合朕意。
方才,朕与群臣共议后,议出的也是先对方腊匪军,朝廷先进行招安。
若招安不成,再动刀兵。
刘家麒麟,年纪轻轻,便有些经纬之才,实乃是个人物。
朕提升你为承务郎。”
刘豫和刘麟父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就得到了赵官家的升官了吗?
在场的众官们也是很惊诧,就刘麟这计策,让他们的儿子来说,也能说出来啊!
赵官家这就把从九品下的刘麟,升为从八品下的承务郎了?!
刘豫和刘麟父子,表面上自然是对赵官家千恩万谢。
赵官家却话锋一转,说道:“既然众位爱卿,都认为可以实行招安方腊之策。如今,还需要拟写一封招安诏书。
张邦昌、刘豫,你二人为进士出身,共同起草这封招安方腊所部的诏书。”
“臣张邦昌遵旨。”
“臣刘豫遵旨。”
此时,刘豫的防备之心大减,毕竟,赵官家不仅厚待他还提拔了他的唯一的爱子刘麟,这令刘豫看到了飞黄腾达之日,就近在眼前……
大宦官梁师成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张邦昌和刘豫相互谦让着由对方执笔。
刘豫还是比张邦昌更加奸滑,推脱不肯执笔。
张邦昌谦让再三后,只好执起笔来,并与刘豫一起斟酌着,如何行文……
张邦昌和刘豫,都曾被唱名于东华门,他俩都是进士出身,文章才华上绝对上流水准。
只是,在他俩共同起草着招安诏书时,涉及到了方腊若是答应招安后中,如何对其安置上,必须就要征得赵官家的批准了。
赵吉说道:“朕可赦免方腊所部亲信、所有兵将的叛乱谋反之罪,对其收编为官军……”
这一点上,大宋朝廷的招安几乎都是如此。
张邦昌提笔,按照赵官家的圣谕,略加润色之后,便写在了招安诏书之上。
“臣张邦昌,抖胆请问官家,招安时许以贼首方腊何等官职呢?”
赵吉恨恨地说道:“方腊率领乱民举事谋反,震地东南,论罪本应诛其九族,若方腊知罪能速速接受朝廷的招安。
朕可免方腊九族不被诛连,只治方腊一人之罪。”
尚书左丞张邦昌提笔的右手一颤,险些将手中的毛笔脱落掉。
张邦昌抬起头,疑惑地面向赵官家,问道:
“官家,真要如此写吗?
臣张邦昌冒死进言,如此一来,方腊岂能接受朝廷的招安?”
赵吉怒道:“张爱卿难道没有听清朕的话吗?朕既然让你如此写,必然有其中的道理。
朕行事何须向你解释!”
张邦昌愕然,慌忙道:“臣遵旨。”
他心中暗想:赵官家这是怎么了,明明说好了的是要招安方腊,还要只治贼首方腊之罪,如此一来,方腊岂会率部接受朝廷的招安?
非但如此,送此诏安的使者,恐怕也会凶多吉少了。多数会遭到自起事时起便滥杀朝廷命官的方腊之毒手……
在一旁的与张邦昌同共拟诏的刘豫,心中也有着跟张邦昌相同的想法。只不过,他觉得自己刚刚被赵官家所器重,这会儿断然不可忤逆的官家之圣意。何况,送些招安诏书的使者会不会遭到方腊的毒手,那关他什么事呢?
……
很快,张邦昌和刘豫,将招安方腊所部匪军的诏书拟好,递呈给了赵官家过目。
赵吉认真地看了一遍,确实是按照他的圣意来拟写的这道诏书。
赵吉微微一笑,对在场的三十余名杭~州城内文官们说道:“这道招安诏书,不仅上反贼方腊看到,还要让方腊所部的更多受到蒙蔽的兵将们看到。
尔等按照此招安诏书,每人再往宣纸之上,抄写出二十份来。”
“臣遵旨……”
这个命令一下达,刘豫和刘麟父子,也算是在场的文官,自然也逃不过抄写张邦昌拟好的这道招安诏书。
赵吉又对梁师成道:“取朕的玉玺来,哪位官家抄写完一份招安诏书后,梁大官你检查无误后,便替朕用玉玺盖好印。”
“老奴遵旨。”
在以前,梁师成没少替曾经一心求道修仙,而不理朝政的赵官家掌印。
半个时辰过后,六百多份抄写好并盖了大印的招安诏书,堆在了赵官家面前的桌案之上。
赵吉微微一笑,锐利的目光扫视着这杭~州府衙的众官,问道:“何人自愿入反贼方腊军宫,送这招安诏书呢?”
此时,杭~州府衙大堂临时改成的大殿内,鸦雀无声,众官皆低头不也说话,连相互之间的呼吸声都能听到……
赵吉玩味地微笑着,锐利的目光在张邦昌、刘豫和刘麟身上,来回扫视。
这三人深深地俯身,低低地耷拉着脑袋,恨不得能将自己的脸埋入裆中,皆不敢仰视一眼赵官家的天颜!
赵吉高声宣布道:“朕欲招安方腊所部反贼,必须要体现出我大宋朝廷对招安之事的重视。
故此,此次入反贼方腊营中去送招安诏书,必然要派去的一名朝廷高官当招安主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