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郑学文放下手中的叶片和放大镜,声音十分洪亮,“大家安静下来,不要再争了。”
他是工程技术部的副部长,威性还是有的,原本嘈杂无比的现场渐渐的安静下来。
郑学文道,“我觉得小林的推断应该是正确的。”
什么!
郑部长居然同意林峰的推断!
这,这,这......
原本还质疑声一片,现在剩下的就只有目瞪口呆了,他们无法接受,郑部长怎么就同意了林峰的推断呢,难道真的是七号拉刀的问题。
工装设计科的人更是面面相觑,心中祈祷,千万不要是拉刀设计的问题,不然,面子就丢大发了。
郑学文继续朗声的道,“我刚才拿着放大镜仔细认真的看了叶片榫头上的那条细小的拉沟,小林说得没错,这条拉沟真像是拉刀造成的,拉沟的底部甚至还有倒圆呢。”
说完之后,郑学文提议道,“为了看得更加清楚,我建议去金相分析室,那里有显微镜,将拉沟放大一百倍,或者是两百倍,那就看得更加清楚了。”
王天放拍板道,“那我们现在就去金相分析室。”
一群人中起码有近半哗啦哗啦的离开,一起出了叶片车间前往金相分析室,其他的人倒是暂时留在这里,一下子去太多人的金相分析室也挤不下。
距离不远,大约五、六分钟就到了金相分析室,这是工程技术部下属的一个部门,平常主要对各金属材料进行金相分析,有各种显微镜,甚至有能放大数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其中一片叶片很快就摆放在显微镜下面,放大100倍,那条细小的拉沟看得就比较清楚了。
“你们都来看一看。”
王天赋第一个看了那条拉沟的情况之后心中就基本有数,叫其他的人也看一看这条放大之后的拉沟。
“真的比较规整呢。”
“看到拉沟的底部没有,有一点圆弧,和拉刀刀刃的倒圆有一点相似。”
“基本能肯定,这条细小的拉沟应该是拉刀造成的。”
“......”
这些工程师们一个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拉沟的放大之后的情况大家都看了,于是,大家又回到了叶片车间,来到了这台卧式拉床的旁边。
在这台拉床的旁边一直有起码十几人,其中包括工装设计科的科长,高级工程师潘国华等人。
他们刚才没有跟着一起去金相分析室,没有看拉沟放大之后的情况。
“王总工,情况怎么样呢?”工装设计科的科长询问道。
王天放道,“情况已经比较清晰,拉沟非常的规整,应该是拉刀在拉削的过程之中造成的。”
这位科长一阵沉默,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因为拉刀是他们的人设计的。
潘国华显然还是不服气,争辩道,“如果真的是拉刀拉削出来的,那为什么已经加工的三十多片叶片只有十来片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他二十几片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呢。”
是哦!
其他的叶片完全合格,没有任何的缺陷。
这不正常啊,如果真的拉刀拉削造成的,那每一片叶片都会是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林峰也不知道,系统可没有说这方面的原因。
见不少的人看着自己,林峰道,“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二十几片合格,十几片出现拉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十几片叶片的拉沟就是拉刀有问题而造成的。”
潘国华明显还是不服,大声的道,“小伙子,你说是就是啊,我觉得你的推断不正确。”
再次被针对,林峰也来了火气,“要验证我的推断是否正确很简单,那就是来一次事故重现。”
什么叫做“事故重现”呢。
这是一种质量事故分析的常用手段,当对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有某一推断,但又拿不准的时候,可以模拟发生这起质量事故的情况,再次操作一次。
郑学文第一个同意,“我同意事故重现。”
王天放也点一点头,“那就来一次事故重现,东西都是现成的,操作起来也方便。”
叶片车间主任特地叫来一名经验丰富的拉工师傅,至于那位成批超差的操作工,早就靠边站,在原因没有搞清楚之前,暂时不会再用他。
这位老师傅动作熟练,将整套拉刀分两个刀盒装好,然后将叶片试件装在拉床上面。
使用的当然是试件,且还是45号钢的试件,不是高温合金的,因为这样的试件造价低,便宜,又能很好的验证质量问题的出现。
第一个行程的拉削完成,然后换另外一个试件,又是一次拉削。
一共拉削了三个试件,然后才换成第二个行程的拉刀,开始第二行程的拉削。
三件试件全部拉削完成了,这三件试件也第一时间到了王天放、郑学文等人的手中,拿着放大镜,对着灯光,认真仔细的看起来。
他们看完之后,这三件试件开始在大家的手中的传递,几乎每一个人都看了看试件的情况。
“同志们,有什么想法。”王天放大声的道。
有人回答道,“三件试件,同一位置,出现同样的轻微拉沟,我觉得林主任的推断是正确的。”
这个时候,潘国华不说话了。
林峰道,“我的推断是否正确,还要进行一次验证,七号拉刀马上进行修磨,然后再拉几个试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